一、主张基层中医“看病”须坚持“病-证-药”三结合理念 陈老毕生躬身基层,忧百姓疾苦,特别在基层,对医生而言,基本诊疗设备比较少,专科设备不足,药品数量少,医生知识更新慢,新的治疗方法严重落后,疑难疾病处理风险大。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作用,思想上一定解放,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学术上要坚持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对病人而言,一旦有病,来“看病”,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关键是为谁看,看什么病、要看好病,一着不顺,就不是个人的事,是家中大事,极易失“主”。 1、“病”是病人之标,识病乃医家之本 中医从来就很重视病名诊断,《黄帝内经》开辨病之先河,汉代张仲景立辨病论治之楷模,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就有了病痈、疽的鉴别诊断。隋唐,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疾病分类、命名更加合理,《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众多的疾病名称,一些病名,如瘿瘤、疔疮,丹毒等沿用至今。清代徐灵胎的《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 基层“看病”是病人的首要目标,犹人之目。陈老师临床要坚持中西医结合,首要在病名上要结合,传统中医病名不可避免会带有模糊宽泛特征,吸收、借鉴现代医学的相关成果明确诊断完全有必要,主张双重诊断。对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更广泛被年轻人接受。譬如:某18岁男性患者通过婚前检查、网上查询了解自己是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因担心而来就诊。基层医生一定要先用西医知识向他解释,目前的情况、风险和预后,采用无症从病开展治疗。而中医病名易被中老年理解,例如,凡是以咳嗽为主症的,中医都列在咳嗽中。陈老对应西医的上呼吸道炎症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而将肺结核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区别开来。陈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基层中医内科36个常见病种包括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黄疸、胃脘痛、腰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尿血、吐血的等常见病病种的基层简明诊断方法、主要中医证型及简明用药表撰写成册。同时总结出现代基层常见的15个西医病种,如高血压、胆囊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带状疱疹、肝硬化等疾病,重点介绍基层常见病种的主要证型和特点,供参考。 2、“证”是病人之惑,辨证乃识病之机 中医“证”,即证侯,它是中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无穷变化着的本质和现象在某一瞬间时态上的表现所作出的病理概括。辨证是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四诊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然后依据八纲辨证、脏象学说、病邪学说、经络学说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对其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性的评定,从而得出一个证的概念。 陈老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准确的辨证是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的依据。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后方可施治,辨证与辨病二者不可分割。在临床中,首先是诊断病人患了什么病,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现代科学的诊断设备和方法比比皆是,临床要有好的疗效,关键辨证论治,一定要在科学、客观化认知疾病的前提下,运用中医理论,从病机分析入手,从总体上、动态中分析疾病内在的规律及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把握关键的“证”至关重要。 临床既要重视中医证的“共性”,体现在异病同治,在不同疾病的某一发病阶段均可出现,更要重视中医证的“动态性”,证不仅体现在疾病发生、发展的时间把握,更要求在关键时间点对“证”的特性把握。在辨证论治规律的临床运用中,不仅要辨证候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还要辨病名(包括中医与西医病名),辨识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一些临床现代诊断明确的疾病,在西医有手术或其他确有疗效的基础上,总结出无症状期、症状期、急性期、术后、恢复期等阶段分期“辩证”治疗方法,如肾病Ⅰ~Ⅴ期分类法,并总结出相应的方药,临床疗效显著。 3、“药”是病人之忧,方药乃疗效之法 自古以来,中医中药不分家,“上山采药,下山行医”,孙思邈、李时珍等先贤即为典范。但在基层卫生院,少数情形下、医生、药师能配置全。如有医生不一定有中药师,一般中医自己抓中药;有中药师会看病,但不是医生。然社会发展和行业分工细化,中医和中药师执业分离,医不识药,药不懂医,两者各行其道。中药和西药不同,西药多“效在于药”;而中药“效在于法”,如黄连止泻,但泻有寒热虚实之分及兼症之不同,如果都用黄连,效果就不好。中药有性味归经、道地、炮制,还有七情、方剂配伍。 陈老认为:方药乃疗效之法,非一招一式。临床一定要把理法与方药融合起来,既不能只重方药,不问理法;也不能只重理法,不问方药。只有临床病证并重,辨对证,选对方,用对药,临床疗效才显著。如:临床常见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部分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都可表现为右肋部胀满或痛,都可用疏肝理气法治疗,但由于二者各有其病理特点,治疗时还应同中有异。在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时,常于方中加郁金、茵陈、焦栀子等利胆之品,而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多加左金丸、海螵蛸等制酸,则临床疗效较好。 陈老师主张基层优秀中医人才“看病”必须坚持把握“病-证-药”三结合理念,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设备、药品、急救等基本条件,积极发挥医生能动性,为病人着想,忧病人之忧,才能看好病。 二、提出基层中医“诊病”无病从证、无症从病和病证结合的三分类诊断方法 现代中医学家李克光教授指出:“在诊断方法上许多西医诊断仪器和化验方法,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借助其声、光、化、电等理化检验手段,以作为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以补充全凭视、触、叩、听的不足,但用西医检查结果的分析、判断,有助于补充、拓宽辨证论治的思路”。陈老师认为:现代客观诊断指标要无条件接受,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出发,许多现代指标将疾病的诊断从临床症状期,可以提前到无症状、体症的亚临床期或亚健康状态。据此,提出无症从病、无病从证,病证结合的三分类诊断方法,这种分期分类对指导双重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颇有价值,简单明了,非常便于诊断条件较差地区的基层医生掌握采用。 1、无症从病 无症从病是对患者无临床症状,但确已有科学、客观疾病指标的情形,主张采用因病施治之法。 据西医理化检查辨别:仅有检查结果异常,此时虽无证可辨,但需结合患者的个体因素、病史等分析邪正消长,正确辨证。如临床中常见的乙型肝炎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血液检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两对半示“大三阳”、“小三阳”或其它。根据乙肝发病的原因,把无症状乙肝的病机,概括为湿邪疫毒,蕴伏肝脏。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陈老师对无症状性乙肝的治疗拟定疏肝理气、健脾扶正解毒为法治疗,可转为小三阳。 2、无病从证 无病从证是指目前暂时未能诊断出来的病,但符合中医某个证型,主张采用舍病从证方法。 针对临床一些不能明确关键病理环节或复杂的综合征情形下,采用舍病从证的方法,选择能针对证候的方药。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口干等各种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但中医辩证却已明确显示胃阴虚、肝肾阴虚证,主张采用“无病从证”方法,分析患者内在及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辨证施治,采用益胃汤或一贯煎、六味地黄丸之类的方剂加减治疗,常获得满意疗效。 3、病证结合 病证结合是病和证都比较明确的前提下,临证时应强调双重诊断,主张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病证结合”。 陈可冀院士认为: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病与证的不同侧重,可分为以证为主线和以病为主线两种结合模式。陈老强调以证为主线,辅助现代医学辨病的异质性与重要性指标。临证注重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治随证转。诊断上对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不能只停留在西医诊断,临证时应强调双重诊断。在病机分析上,结合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辩证思路。一种是针对关键病理环节处方用药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也可以在对证病机治疗基础以辨证为主,辨病为辅。二是舍病从证,舍证从病:舍证从病就是选择能针对病理机制的方药,而舍病从证则是选择能针对证候的方药。治疗上不提倡中西药合用或并用的双重治疗模式,主张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病证结合”,只有病证并重,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临床疗效才显著。 三、首倡基层中医“辨证”以脏腑为基、六经为向、突出主症的思路 在基层, 囿于卫生诊断条件不足,尤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等杂病为主,中医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病证等,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如何辨证成为基层中医师的必备技能。陈老师提出以脏腑为基、六经为向、突出主症的基层中医辨证理念。 1、证候的脏腑病变定位是临床辨证首务之一。 五脏渊源于《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巧妙地构架出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模型。五脏阴阳辨证与伤寒学派以东汉名医张仲景为代表的伤寒学派,《伤寒论》专门探讨外感伤寒病的诊断治疗规律,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脏腑辨证就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其特点为实质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其特点是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 陈老师认为:脏腑辨证是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证候的定位是临床辨证首要任务之一,尤其适用于内科杂病的辨证。中医学的辨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如果要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就必须落实到脏腑上来,用脏腑辨证的方法才能解决。 2、证候的六经传变规律是指导祛邪和扶正的依据。 《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外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传经与否,通过经络脏腑的相互联系,反映经络脏腑病理变化趋势和方向,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陈老认为:基层急病多而外感而发,久病多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有关,重点运用六经辨证的病机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趋势及其传变规律,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灵活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脏腑疾病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把握阳病在腑,重祛邪;阴病在脏,重扶正的指导原则。 3、证候的突出主症是疗效评价的关键。 主症就是疾病的主要脉症,是疾病之基本的、本质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抓主症方法即依据疾病的主要脉症而确定诊断并处以方药的辨证施治方法,一般围绕着患者的主诉,通过四诊方法有目的地、选择性地收集有辨证意义的临床资料,并且与中医病证的主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判断二者是否吻合。因此主症不是患者的主要症状,而是病证自身特异性的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能由若干个症状组成。 如肝硬化腹水,即中医的鼓胀,本病的病因主要有: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及其它疾病转变等。其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瘀积于腹内,导致腹部日渐肿大,而成为鼓胀。其中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遂致脉络壅塞,这是形成鼓胀的前提,“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脏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水湿停聚,这是形成鼓胀的一个基本因素,再就是肾脏的气化功能受损,不能蒸化水液,而使水湿停滞,这是病情加重,日久难愈的重要因素。所以说鼓胀起源于肝,形成于脾,加重于肾,从肝经脾至肾转变,反映了病情由轻到重的过程。所以对肝硬化治疗,不仅局限于肝,还应考虑脾肾或其它脏腑,要在动态中把握病机。 陈老师认为:主症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病变,是辨证的诊断标准,也是投方指征。临床立法处方以脏腑定位、六经病机、主症指标为依据,标本兼治,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四、坚持基层中医“治病”以验为先,方证合一,精准加减的用药原则 本着简、便、验、廉的主旨,针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医药施治,多年积累,形成独特临证理念,尤其是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单方、验方,可以就地取材,就地防治,群众容易掌握,为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作用。陈老师提出以验为先,证药合一,精准加减的基层用药原则。 1、讲究理、法、方、药,方证合一 中医临床讲究理、法、方、药,理是基本理论;法是治疗法则;方是方剂组成;药是药物应用,四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临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理法的本身就是运用方药治疗疾病之临床实践的反映,然而它又倒过来指导方与药的实践。治病的目的在于搞清疾病的诊断、明确疾病必然出现的局部病变和由此产生的典型症状,从而揭示病人机体在疾病的具体发展阶段的个体特殊性,经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辨别分析,把握疾病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使诊断更加深入细致。辨病之后,在疾病今后病机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制定恰当治疗法则,结合有特殊疗效的方药,实现个体化“方证合一”,并可对疾病的顺逆吉凶进行预见性的判断,从而做到对每一种疾病胸有成竹,达到解除病人痛苦,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2、以“验”为先,活用经方验方。 如在小青龙汤、四逆散等经方疗效确切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有所创新,如小青龙汤证,辨咳喘时要注意咳重而喘轻,咳喘并重,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为患,日轻夜重,强调肺、脾、肾等多脏兼传的新认识。如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胁痛、口苦,不耐受脂肪饮食是主症,基本病机为肝胆郁滞,气郁化火,以疏肝理气、清热利胆为基本治则,药以柴胡、枳壳、白芍、延胡索、炮川楝子、青皮、郁金、生山楂、鸡内金、黄芩为核心,再审其有无兼证,或滋阴、或通腑、或补气、或泻火,更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在家传的杏仁前胡饮方面也有所发挥。 3、辅以兼证立法,精准配伍加减 “效不更方”是陈老师临证时常表达的一句话,临床在抓住主症的同时,依据脏腑关系和六经传变趋势,针对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各种兼证,或选择简便方,或选择药对,或根据现代药理作用用药,可连用、可反用,标本兼治,效果显著。在辅以兼证立法方面,如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胸痛为主症,基本病机是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则以理气活血、化瘀、通脉为基本治则,药以香附、苏梗、陈皮、瓜蒌壳、薤白、丹参、赤芍、郁金、延胡索、三七为核心,再依据兼症,或温阳、或滋阴、或补气、或清火、或豁痰、或通补兼用,既可较快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又是长期治本之举,疗效较为巩固。使用黛蛤散、白金丸等简便方,既可单方使用,也可作为药对辅助方药治疗特殊兼证。如青黛、蛤壳(黛蛤散)二药1:2柤配,主要应于痰火内郁,肝火犯肺,所致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白矾1-3g配郁金10-15g即白金丸,治疗痰壅心窍癫痫发狂证。在使用现代药理知识方面,陈老师兼收并蓄,创新药对配伍,精准脏腑定位用药。如利用白蒺藜含有过氧化物分解酶,可祛脸上瘢痕作用,与桑白皮修复受损组织细胞,淡化疤痕,利水消肿之功效,将二药配伍治疗肺风粉刺证。现代药理研究葶苈子有强心甙的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陈老师谓葶苈子为泻肺强心之佳药,灵活运用三子养亲汤,苏子与葶苈子配对,凡遇咳喘气喘,痰涎壅盛者均可使用。在特殊药物使用方面,陈老师利用僵蚕、蝉蜕两味动物药相配,一升一降,发挥二者解痉的协同作用,用于频咳、痉咳,及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支气管哮喘。在辛温解表药方面,陈老师喜藿香,爱麻黄。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本草正义》谓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常用藿香佩兰配伍,用于外感暑湿,湿滞中阻之证。且二药相须为用,功效更佳。有患者长期使用乳香、没药时,可利用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助脾胃正气。麻黄一药,因其辛温质轻,轻扬上达,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故多种外感每可随证而选用之,又有外感“第一要药”之誉。陈老师在外感风热之表实证,特别空调中暑临证使用,以3~5g麻黄,量不宜大,疗效倍增,多取其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之效。惟作此用时,,仅需即可。又如风寒束表,内有郁热之表寒内热证或表邪化热入里,壅遏于肺之咳喘证或阳虚感受风寒或内有痰饮,外感风寒等,或麻黄、杏仁二药柤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药对。或麻黄、生石膏二药配伍,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配用量1:2-3,大量石膏,制约麻黄辛温,是为清热宣肺的常用药对。 李云安、余葱葱、程文章、徐兴培、陈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