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女,49岁,农民,2015年4月29日初诊。患者自诉咽喉不舒畅,伴腹胀、便秘,心烦1年。病史:病员从2014年开始,发觉咽喉似有异物梗阻,大小如枣,吃生硬食物或发怒后加重,且经常心烦,多梦,腹胀,不思饮食,白天觉得头晕,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曾在广元市医院检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中西医药治疗均无明显改善。故为此忧心忡忡,严重影响工作,经人介绍求诊于陈老师。刻诊见:咽喉自觉有异物,厌食,胸闷腹胀,嗳气频作,且易怒,睡眠多梦,大便3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辨病为梅核气,证属气郁痰凝,痰火扰神。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处方如下: 柴胡15g 枳壳15g 白芍30g 香附15g 厚朴15g 茯苓15g 陈皮15g 麦芽20g 炒莱菔子30g 栀子15g 黄芩15g 胆南星10g 法半夏15g 酸枣仁20g 玄参20g 生大黄6g 甘草6g 5剂 ,每剂水煎两次取汁1200ml,温服200ml/次,3次/日,2日1剂。 二诊:自觉胸闷腹胀症状均明显改善,大便已经每日一行,便质先干后稀。心烦多梦的情况较之前有所减少。咽喉异物感较之前好转四成,饮食情况同前。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因病员气滞改善明显,但饮食不佳,陈老师说 “邪去则兼顾脾胃”,因此该用四七汤加味治疗: 半夏15g 厚朴15g 生姜10g 苏梗15g 茯苓15g 陈皮15g 炒山楂20g 建曲20g 炒栀子15g 柴胡15g 香附15g 枳壳15g 白芍30g 白豆蔻15g 藿香15g 薏苡仁30g 甘草6g 再予4剂,告知妥善保存,若效果好可以来续此药方。病员一周后又用此处方取药连服半月,以稳固疗效。后因工作紧张致失眠来就诊,述其梅核气已半年未发。 [按语]梅核气发病主要是肝,并与肺脾密切相关,肝气郁结不舒,痰气互结于咽喉,继而出现的异物梗阻感,方用柴胡疏肝散和四七汤治疗,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得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在一派疏肝药中,疏肝陈老师喜重用白芍,在诸多芳香行散药中加此药旨在敛阴,避免过于耗散。 徐兴培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