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张某某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年龄:48岁 就诊日期:2014.5.25 节气:小满后 主诉:汗出湿衣,手足心热半年。 现病史:患者素体壮实,嗜食肥甘厚味,半年前出现手足心发热,汗出湿衣,天气热则尤甚,或进食时更甚,腋窝汗甚,口干,并有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手抖,时耳鸣,腰酸膝软之证,曾在三医院中医门诊部服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遂于今日来我院求治。现症见手足心发热,汗出湿衣,天气热则尤甚,口干,手抖,时耳鸣,面潮红,并有失眠多梦,寐中汗出,烦躁易怒,头昏目眩,腰酸膝软,纳可,大便秘结,舌红苔薄少,脉细略数。 既往史:无特殊。 望诊:形体适中,面色潮红,舌红苔薄少。 闻诊:口中及身无异味。 脉诊:脉细略数。 实验室检查:未作。 中医诊断:自汗(阴虚火旺,迫液外出)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患者素体阴精亏虚,加之嗜食肥甘厚味,酿生内热,更伤阴津,致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手足心发热,汗出湿手,汗出湿衣,天气热则尤甚,或进食时更甚,腋窝汗甚,寐中汗出;虚热内蒸,故见手足心发热;虚热上浮则面潮红,头昏目眩;虚热内扰心神则失眠多梦,寐中汗出,烦躁易怒;肾精不足则腰酸膝软;阴津亏致肠燥津亏,故大便干结;舌红苔薄少,脉细略数为阴津不足,虚火内盛之象。 治则:滋阴降火。 处方及方意分析: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5g、黄柏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2g、牡丹皮12g、酸枣仁30g、地骨皮20g、麦冬15g,首乌藤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五味子20g、浮小麦30g;方用知母、黄柏滋阴降火,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养阴滋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地骨皮清退虚热;麦冬生津止渴,龙骨、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敛止汗,全方共奏滋阴降火,收敛止汗之功。 剂数:7剂 煎服法:水煎服,先将中药放在砂锅浸泡半小时,熬开后小火熬20分钟,熬三遍混合后服,1日1剂。 医嘱: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2014.5.29复诊:患者服药后汗出略减,手足心热减轻,眠差多梦,烦躁易怒,头昏目眩,腰酸膝软,舌红苔薄少,脉细略数。续用上方治疗,知母15g、黄柏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2g、牡丹皮12g、酸枣仁30g、柴胡15g、麦冬15g,栀子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五味子20g、浮小麦30g、白芍15g,7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前,本次酌加清肝之品以助降火。 李云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