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0年,我们应用胆舒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印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1 一般情况 全部100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X例,女38例;年龄20-70岁,平均54岁;病程1—6年,平均18个月;单纯性慢性胆囊炎奶例,结石性(泥沙样)胆囊炎10例,胆囊炎伴慢性胃炎10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5-68岁,平均52岁;病程1-6年,平均2年;单纯性胆囊炎20例,结石性(泥沙样)胆囊炎10例,胆囊炎伴慢性胃炎10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户>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右上腹或剑突下区疼痛反复发作>1年,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纳差,不耐受脂肪食等;有或无右上腹触痛,或扪及增大胆囊;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和胆红素轻度升高或正常;B超检查:胆囊增大或缩小,壁增厚;模糊或有结石声影。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胆舒冲剂(药物组成:柴胡、枳壳、香附、延胡索、炮川楝子、白芍药、木香、罂粟壳、青皮、郁金、神曲、生山楂、鸡内金、生蒲黄、五灵脂、冰片、焦栀子、黄芩、甘草,由我院制剂室制成冲剂,1袋10包<每包10g)每次10g,每日3次。 2.2 对照组 口服胆舒胶囊(四川济生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每次1粒,每日3次。 2.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它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自拟) 基本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肿大胆囊恢复正常或结石排出;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肿大胆囊缩小或结石部分排出;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总疗效比较 见表10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 组别 n 基本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60 42(70.0) 15(25.0) 3(5.0) 95.0* 对照组 40 20(50.0) 10(25.0) m(25.o) 75.0 |
与对照组比较,·户<0.01 3.2.2 2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 症 状 | 治疗组 对照组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腹痛 60 3* 40 10 腹胀 50 10△ 35 6 不耐受脂肪食 50 2* 20 10 嗳气 30 5* 20 10 泛酸 10 4* 11 10 上腹触痛 40 5△ 30 6 急性发作时血胆 红素轻度升高 20 3△ 15 2 急性发作时血 白细胞升高 15 5* 5 5 胆囊结石 10 9 10 4 |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3.3 毒副反应 2组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 论 慢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其发病与饮食失节,情志所伤,风寒外侵等有关,辨证多属肝胆郁滞,气机不畅,气郁日久化火,气火阻扰胆腑而产生胁痛、腹胀等症状。故治疗多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为法。胆舒冲剂以柴胡疏肝利胆,配香附、枳壳、木香、青皮理气;金玲子散(延胡索、川楝子)、芍药甘草汤(白芍药、甘草)疏肝缓急止痛;罂粟壳镇痛;蒲黄、五灵脂(即失笑散)化瘀止血,配冰片加强失笑散止痛作用;神曲、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鸡内金有溶石的作用;栀子、黄芩清肝胆之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利胆、解痉止痛、清热之功效。胆舒冲剂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好,值得推广。 李云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