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经方 (一)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 麻黄12g 白药12g 细辛6g 干姜10g 桂枝12g 五味子10g 半夏12g 炙甘草6g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中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名方。素有水饮之人,脾肺之气虚,加之外感风寒,水寒相博,皮毛闭塞,肺气益困,输转不利,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寒气逆,所以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清稀而粘,不易咯出,胸闷,身体困重,甚则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因此临床上陈老师治疗上善采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中麻黄宣降肺气,发汗解表,利尿行水;桂枝温通血脉,解肌发汗,温肾化气;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气止咳;白芍养血柔肝,半夏祛痰和胃而散结;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 临证加减 临床上咳喘痰多,陈老师常加射干、葶苈子、紫苏子、白前、金沸草降气化痰定喘;咯痰粘腻,胸闷,苔厚,加厚朴、陈皮、莱菔子、白芥子理气化痰。通过临床上几十年的实践运用,陈老师对小青龙汤治疗咳喘时得出以下认识: (1)小青龙汤的病因是表邪不解,水饮内停,上逆于肺,肺气不利而出现咳喘,面目浮肿,黑斑。 (2)在辨咳喘时要注意咳重而喘轻,咳喘并重,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为患,目轻夜重等。 (3)在治疗咳喘的同时注意兼证,即对肺、脾、肾等多脏的影响。 (4)小青龙汤虽为治寒饮咳喘的有效方剂,但发散力大,能上耗肺气,下拔肾根,虚人慎服,因此本方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二)四逆散 四逆散 (来源:伤寒论) 组成 柴胡15g 芍药15g 枳实30g 甘草6g。 功效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由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组成。本证多由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所致。治疗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主。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脚不温。此种“四逆”于阳衰阴胜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随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部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泻热破结,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活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临证加减 陈老师认为临床上若兼有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兼有心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冷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陈老对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得出以下认识: 在应用四逆散时,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点。一为虚:脾胃阳气虚寒,胃阳弱而见痢疾,便溏。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肝胃气滞阳郁,胃脘痞满,腹胀,肝阳上亢而见头昏、失眠、目眩、胃胀。三为寒:胃阳不足而见脘腹冷痛,泛酸。四为热:脾、胃运纳不佳,食积化热,而见口干、口苦、胆胃不和等症。 二、经验方 (一)麻杏前胡饮 组成 炙麻绒10g 杏仁15g 前胡15g 黄芩15g 炙紫菀15g 炙冬花15g 浙贝母10g 百部15g 瓜萎仁15g 桑白皮15g 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15g 厚朴15g 鱼腥草30g 甘草6g 功效 清热化痰,降逆平喘 主治 痰热郁肺证。症见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小便黄,大便干,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 方解 该方是陈老师家传方方,麻绒宣肺平喘,蜜炙减其燥,避免发汗,有润肺之作用;前胡、杏仁降肺气;黄芩清上焦肺热;桑白皮、瓜蒌仁、鱼腥草清热化痰利肺;紫菀、冬花、百部温而不燥,且蜜炙更降其燥,三药合用,润肺降气,化痰止咳,是治咳嗽、痰喘之良药;半夏、陈皮、茯苓降逆化痰,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特点。 临证加减 本方用于痰热郁肺证,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痰热伤津,口干咽燥加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阴伤而痰量少者酌减苦寒之味加沙参、麦冬养阴。 (二)加减菊花茶调汤 组成 荆芥15g 薄荷15g 菊花15g 川芎15g 白芷15g 细辛6g 僵蚕10g 蔓荆15g 藁本15g 白蒺藜15g 羌活10g 防风15g 黄芩15g 茶叶10g 甘草6g 功效 疏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 方中薄荷辛寒,轻虚上浮,上清头目之风热,旁搜皮肤之湿热,中去肝胆之虚热,下除肠胞之血热,此为君药;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也。”荆芥辛温,上行去头目之风,除经隧之湿,去血中之风湿郁热;川芎甘辛,行血中之气,排筋骨之湿,上通癫顶,下彻血海,为厥阴肝经表药;羌活苦辛,此以祛太阳之风热;白芷辛温,此以祛阳明之风热;防风辛甘,缓肝补肝,以防风淫之内侵,其祛风不拘经络,无所不到;细辛辛温,达肾气,使上行以清耳目,主治少阴头痛;菊花散风清热,治头痛眩晕;僵蚕治风化痰,散结行经;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藁本治巅顶头痛;黄芩治风热湿热头痛;甘草以补土和中;茶叶甘苦寒,轻清上浮,能升清阳于上,而降浊阴于下,聪明耳目,开爽精神,虽非风药而能助诸药以散风除热,清头目。 临证加减 临床上把本方主要,用于外感风邪头痛,若兼肝阳头痛,加菊花、僵蚕、白蒺藜平肝明目,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若鼻塞流涕不止,前额头痛加辛夷、苍耳子;若头痛眩晕加蝉蜕、白术、泽泻。 (三)苍延香苏饮 组成 苍术15g 延胡索15g 香附15g 苏梗15g 台乌15g 续断15g 杜仲15g 桃仁10g 川牛膝15g 白术15g 茯苓15g 干姜15g 甘草6g 功效 温经通络,理气止痛。 主治 寒湿痹阻,经脉不利。当寒湿之邪侵袭腰腹部,痹阻经络,因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 方解 方中苍术辛苦,燥湿健脾,祛风湿为君药;配茯苓、白术健脾胜湿,脾主肌肉司运化水湿,脾阳不振则寒湿侵袭腰部肌肉,故用煖土胜湿法使寒去湿化;延胡索、香附、苏梗三药合用理气和血止痛;桃仁、乌药合用活血祛瘀,温肾散寒,顺气止痛;续断、杜仲合用补肝肾强筋骨;再加牛膝通利经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以甘草、干姜散寒暖中。诸药合用以达温经通络、理气止痛之功效。 临证加减 本分温经通络,理气止痛,寒湿腰痛。临床上若寒邪偏胜,冷痛为主加桂枝、附片以加强温肾祛寒;若兼有风湿者加独活、狗脊以祛风胜湿;若兼有肾虚者加熟地补肾强筋骨。 (四)石斛清胃饮 组成 石斛10g 白豆蔻10g 白芍15g 茯苓10g 扁豆15g 陈皮10g 淮山药10g 薏苡仁15g 炒麦芽20g 炒山楂10g 建曲10g 鸡内金6g 甘草3g。 功效 养阴生津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 脾运失健,胃阴不足。症见患儿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饮食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口干多饮,大小便均正常,舌红,苔白或少津,脉细。 方解 小儿厌食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逐渐增多,城市多于农村。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平素患儿父母过于溺爱,妄投滋补,或依其所好,养成偏食习惯,或进食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皆可导致脾胃受损。本方用于脾运失健,胃阴不足。方中石斛为开胃之品中清中寓补,补中有清之佳品,而且善调胃阴胃阳,在方中为君药;白蔻行气开胃;山药治小儿脾气不足、健脾而不碍脾运;薏苡仁、扁豆健脾渗湿和胃;白芍、甘草酸甘化阴;陈皮、茯苓以增强运脾理气作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消食和中,诸药合用以达补中有健,燥化兼顾,行消结合。 临证加减 痰湿中阻时加半夏、枳壳;脾虚明显者加土炒白术、太子参;虫积伤脾者加使君子、槟榔;胃阴不足加玉竹、沙参、乌梅。 (五)四物除湿饮 组成 当归15g 川芎15g 白芍30g 熟地20g 桂枝12g 苍术15g 羌活15g 防风15g 桃仁15g 牛膝20g 狗脊15g 独活15g 仲筋草30g 路路通20g 防已15g 薏苡仁30g 甘草3g 功效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主治 风寒湿痹证。患者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出现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痛有定处,痛处不移,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方解 方中四物调益营卫,滋养气血;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渗湿;桃仁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络;牛膝、狗脊补肝肾强筋骨;桂枝、防己、伸筋草、路路通合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诸药合用达到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之功效。 临证加减 关节肿胀者加萆薢、木通、姜黄利水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豨签草祛风通络。 (六)三金排石汤 组成 金钱草30g 海金砂30g 鸡内金15g 石韦15g 瞿麦20g 扁蓄20g 栀子15g 香附15g 生地15g 威灵仙15g 通草6g 白芍30g 川牛膝20g 延胡索15g 甘草3g。 功效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主治 石淋之湿热下注。患者常常突发少腹拘急疼痛,小便难涩,尿中带血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 方解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三金合用排石消坚;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理气缓急止痛;石韦利水通淋排石;瞿麦萹蓄合用利尿通淋,清热排石止血;栀子、生地合用清热凉血;威灵仙、通草、牛膝疏通经络。诸药合用达到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功效。 临证加减 如尿中带血,加小蓟草、藕节以凉血止血;如兼发热可加蒲公英、黄柏、大黄以清热泻火;如石淋日久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七)冬病夏治方 组成 黄芪50g | 白术50g | 防风10g | 熟地黄50g | 补骨脂50g | 胡桃仁50g | 山茱萸30g | 紫河车1个 |
研细炼蜜为丸,每次5g,一日2次。 攻效 补肺固卫,补肾纳气。 主治 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缓解期肺肾气虚型的夏季预防给药。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痠腿软,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使疾病复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常冬季发作,夏季缓解,缓解期的主要矛盾为肺肾气虚,本虚邪微。肺虚卫外不固,则自汗,怕风;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故常易感冒;久病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故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肾精亏虚则腰痠腿软。本方是由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熟地黄滋补肾阴,补骨脂补相火以通心火,暖丹田,壮元阳,纳气平喘,胡桃仁通命门,补肾温肺润肠,补骨脂与胡桃仁合用,温肾纳气,有“木火相生”之妙。山茱萸助熟地黄、补骨脂、胡桃仁补肾,助玉屏风散收敛止汗,张锡纯谓:山茱萸“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的作用。紫河车补气血阴阳,现代药理研究该药含有多种抗体及干扰素,具有免疫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实卫,补肾纳气的功能,是一个平补肺肾之剂。在夏秋季未发作时,常嘱患者服用该方1-2个月,经临床观察,该方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加减:若阳虚明显者加鹿角片、仙灵脾等,阴虚明显者加枸杞、阿胶、麦冬等,脾虚者加人参、白术等 三、肾炎系列经验方 肾炎Ⅰ号方 组成 麻黄15g | 连翘12g | 杏仁10g | 赤小豆30g | 桑白皮15g | 茯苓15g | 泽泻15g | 猪苓15g | 白茅根30g | 鱼腥草30g | 甘草3 g |
|
功效 宣肺行水,散风解表 主治 适用于急性肾炎症见颜面水肿、恶风、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方解 急性肾炎往往由外感引起,其临床表现与《金匮要略》的风水相类似。水因风起,风在整个病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病机主要由于外邪侵入,肺先受病,继而入侵至肾而发病。因感受外邪为起病,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见浮肿,恶风,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风水相博,故水肿起于面目。若风邪兼热则咽喉红肿热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故在治疗上着眼于宣散风邪以孤立水势。方中麻黄疏散风邪、开宜肺气,杏仁降肺气,猪苓、茯苓、泽泻、赤小豆、白茅根利水消肿,连翘疏散风热,鱼腥草、桑白皮清肺热,使肺气得以肃降,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则小便利。若身发疮痍、湿疹可以合用五味消毒饮;咽痛加银花、僵虫、板蓝根;风寒偏盛,去连翘,加防风、苏叶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尿中红细胞较多加大蓟、小蓟、藕节。 肾炎Ⅱ号方 组成 麻黄15g | 生石膏30g | 滑石18g | 防己12g | 椒目10g | 木瓜15g | 羌活12g | 防风12g | 秦艽12g | 商陆10g | 陈皮12g | 茯苓皮15g | 大腹皮15g | 生姜皮10g | 桑白皮15g | 甘草3g |
功效 泻下逐水,疏风透表 主治 本方适用于急性肾炎湿热壅盛,弥漫三焦型,症见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方解 水湿之邪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故遍身浮肿而皮肤绷急光亮,水壅于里,三焦气机闭阻,故见二便不通,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湿热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胸脘痞闷,若热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征。方中麻黄、羌活、防风、秦艽疏风透表,使在表之水气从汗而解,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麻黄、羌防、秦艽以去肌肤之水,防己、椒目、木瓜、滑石协同商陆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生石膏、桑白皮泻肺热而利水。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清走泄,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势自消。若肿势严重,兼见喘促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泻肺利水;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化阴,症见口燥咽干,可加芦根、白茅根。 肾炎Ⅲ号方(经验方) 组成 麻黄10g | 连翘12g | 赤小豆30g | 茯苓15g | 鱼腥草30g | 白茅根30g | 黄芪50g | 杜仲10g | 补骨脂10g | 防己10g | 陈皮10g | 甘草3g |
功效 健脾补肾,祛风解表。 主治 本方用于肾炎脾肾气虚,外邪侵袭证:阴水复感外邪,使肿势加剧,呈现阳水的证侯。或急性肾炎经治疗诸症悉缓,水肿不明显,而尿常规检查仍有蛋白,少量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肾功能检查见血中肌苷、尿素痰仍偏高者。 方解 患者多因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或水中劳作,或嗜食生冷,均可引起水湿内侵,脾气受困;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生育不节等,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生清,肾虚则封藏失职,而致精微下泄;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日久水液内停,泛溢肌肤。 方中麻黄祛风解表,黄芪益气固表健脾,防己利水消肿,仿仲景防己黄芪汤之意。杜仲、故纸补肾,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芪、杜仲有改善肾功和消除蛋白尿的作用。白茅根、鱼腥草性味平淡,长期服用不会产生副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有单用白茅根治疗水肿的记载,近年来有单用大剂量鱼腥草治疗肾炎蛋白尿的报道。黄芪配白茅根、鱼腥草对肾炎蛋白尿久不消者有良效。本症出现肾阳虚如面色晄白、肢冷、畏寒、口润口和者可加制附片。 肾炎Ⅳ号方 组成 制附片(先煎30分钟)30g | 赤芍20g | 白术15g | 干姜10g | 茯苓15g | 厚朴10g | 大腹皮15g | 黄芪50g | 白茅根30g | 丹参15g | 当归15g | 川芎12g | 益母草15g | 杜仲15g | 补骨脂15g | 甘草3g |
功效 温脾补肾,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脘腹胀闷,纳呆便溏,腰部冷痛酸重,神倦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方解 脾肾阳虚,阳不化气,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差,腹胀便溏;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阳不温煦,故神疲肢冷;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是脾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征。方中附子温补肾阳,补骨脂、杜仲补肾助阳,干姜温补脾阳,黄芪、白术健脾补气,茯苓、白茅根通利小便,厚朴、大腹皮理气,气行水行,赤芍、丹参、当归、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微循环,取血行水亦行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消肿。加减:气虚甚 ,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以健脾益气,若小便清长量多,去茯苓、白茅根,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 肾炎Ⅴ号方 组成 熟地24g | 山药12g | 山茱萸12 g | 丹皮10g | 泽泻10g | 茯苓15 g | 肉桂10g | 制附片10g(先煎30分钟) | 牛膝15g | 车前仁15g(包煎) | 黄芪30 g | 丹参15g | 川芎12g | 杜仲10 g | 甘草3 g |
|
功效 滋阴补肾,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慢性肾炎阴阳两虚型。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祛寒神疲,腰酸遗精,口咽干燥,手足心发热,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方解 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水气上凌心肺,故见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祛寒神疲;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则见腰酸遗精,手足心发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细无力是气阴不足之象。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而益精血,助熟地黄补肾中之阴,附片、肉桂温补肾中之阳,茯苓、泽泻、车前仁利水渗湿,丹皮苦辛而寒,入血分,泻火凉血,黄芪补气健脾利水,杜仲、牛膝助附桂补肝肾,川芎、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微循环,取血行水亦行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若阴虚甚可减桂附的剂量加二至丸、枸杞等;阳虚甚增大制附片用量,可加仙灵脾、肉苁蓉等。 李云安、程文章、徐兴培整理
|